外泌體整體解決方案
來源:
|
作者:2
|
發布時間: 1883天前
|
2707 次瀏覽
|
分享到:
外泌體是指包含了復雜RNA和蛋白質的小膜泡(30-150nm),現今,其特指直徑在40-100nm的盤狀囊泡。1983年,外泌體首次于綿羊網織紅細胞中被發現,1987年被命名為“exosome”。多種細胞在正常及病理狀態下均可分泌外泌體。其主要來源于細胞內融媒體微粒內陷形成的多囊泡體,經多囊泡體外膜與細胞膜融合后釋放到胞外基質中。
所有培養的細胞類型均可分泌外泌體,且外泌體天然存在于體液中,包括血液、唾液、尿液、腦脊液和乳汁中。有關他們的分泌和攝取及其組成、“運載物”和相應功能的**分子基質剛剛開始研究。外泌體目前被視為特異性分泌的膜泡,參與細胞間通訊,對外泌體的研究興趣日益增長,無論是研究其功能還是了解如何將其用于微創診斷的開發。
外泌體中包含多種成分,如蛋白質、脂質、RNA,其中RNA種類有:mRNA、miRNA及其他非編碼RNA。
背景介紹:
外泌體是指包含了復雜RNA和蛋白質的小膜泡(30-150nm),現今,其特指直徑在40-100nm的盤狀囊泡。1983年,外泌體首次于綿羊網織紅細胞中被發現,1987年被命名為“exosome”。多種細胞在正常及病理狀態下均可分泌外泌體。其主要來源于細胞內融媒體微粒內陷形成的多囊泡體,經多囊泡體外膜與細胞膜融合后釋放到胞外基質中。
所有培養的細胞類型均可分泌外泌體,且外泌體天然存在于體液中,包括血液、唾液、尿液、腦脊液和乳汁中。有關他們的分泌和攝取及其組成、“運載物”和相應功能的**分子基質剛剛開始研究。外泌體目前被視為特異性分泌的膜泡,參與細胞間通訊,對外泌體的研究興趣日益增長,無論是研究其功能還是了解如何將其用于微創診斷的開發。
外泌體中包含多種成分,如蛋白質、脂質、RNA,其中RNA種類有:mRNA、miRNA及其他非編碼RNA。
外泌體分離純化方法比較:
外泌體鑒定:
1.NTA鑒定;
2.電鏡鑒定;
3.Western blot檢測外泌體標志蛋白CD63、CD81和TSG-101等。
外泌體研究思路:
客戶提供:
足量細胞培養基上清;血清/血漿;尿液;胸腔積液;腦脊液;唾液;乳汁等